title: 01-认识apache
order: 1
icon: lightbulb
1970 年,作为互联网前身的 ARPANET (阿帕网)已初具雏形,并开始向非军用部门开放,许多大 学和商业部门开始接入。虽然彼时阿帕网的规模(只有 4 台主机联网运行)还不如现在的局域网成熟, 但是它依然为网络技术的进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。
想必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通过访问网站而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吧。我们平时访问的网站服务就是 Web 网络服务, 一般是指允许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到互联网中各种资源的服务。如图 10-1所示, Web 网络 服务是一种被动访问的服务程序,即只有接收到互联网中其他主机发出的请求后才会响应,最终用于提 供服务程序的 Web 服务器会通过 HTTP(超文本传输协议)或HTTPS(安全超文本传输协议)把请求 的内容传送给用户。目前能够提供 Web 网络服务的程序有 IIS、 Nginx 和 Apache 等。其中, IIS (
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,互联网信息服务)是 Windows系统中默认的 Web 服务程序,这是一 款图形化的网站管理工具,不仅可以提供 Web 网站服务,还可以提供 FTP、 NMTP、 SMTP 等服务。 而我们今天要学的Apache则是用于windows下的web服务程序。
1、认识配置文件参数
在 Linux 系统中配置服务,其实就是修改服务的配置文件,因此,还需要知道这些配置文件的所在 位置以及用途, httpd 服务程序的主要配置文件及存放位置如表 10-1 所示。
大家在首次打开 httpd 服务程序的主配置文件,会发现httpd主配文集有 353 行,其中所有以井号 (#)开始的行都是注释行,其目的是对 httpd 服务程序的功能或某一行参数进行介绍,我们无需理 会。
在 httpd 服务程序的主配置文件中,存在三种类型的信息:注释行信息、全局配置、区域配置,如 图 10-4 所示。
其中注释行信息就是对其文件或者功能的说明,无需理会。那么全局配置参数与区域配置参数有啥 区别呢?顾名思义,全局配置参数就是一种全局性的配置参数,可作用于对所有的子站点,既保证了子 站点的正常访问,也有效减少了频繁写入重复参数的工作量。区域配置参数则是单独针对于每个独立的 子站点进行设置的。
在 httpd 服务程序主配置文件中,最为常用的参数如表 10-2所示。
评论区